荷,是象征中国文人品格的一种文化符号。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大多通过画荷隐寓出污浊而不染的精神操守。也许,在视觉审美的层面上,中国文人画中的荷花并无大区别。而画荷之所以成为历代文人画家吟咏不衰的题材,便在于:一方面画荷的过程已成为中国文化人在宦海沉浮之中荡涤心灵、陶冶情操的精神过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长期修为与锤炼形成独特的笔墨个性,由此赋予相同图式的荷花以不同的美学品格与审美境界。比如,八大荷花的冷逸、老缶荷花的浑朴、大千荷花的洒脱、思聪荷花的凄婉等等,这些荷花形象所富有的美学品格,是画家人生投射的个性笔墨的显现。而视觉图式相似的荷花,也便因这种笔墨个性的投射而不断充盈出新的审美意象。
相对于既成的审美趣味,董小明的荷花并非延续传统的路向进行个性笔墨的熔炼与淬火,而是着力于荷花的现代水墨探索。现代水墨虽从传统中国画演变而来,但已疏离了传统中国画以书法语言作为笔墨语言的审美特征,而更加注重造型、图式、图像语言在绘画中的审美作用。在董小明一系列水墨荷花中,他一方面通过渴笔飞白寻求荷花书法语言的表现意蕴,呈现笔墨之外的散淡禅意;另一方面则对这种书法语言进行微观放大与现代视觉的结构整合,用媒材质感和水墨熔剂增加语言的表现层次与意蕴表达的文化涵量。在他早年的水墨探索中,为增强他大尺幅的荷塘画面张力,他甚至尝试采用麻布或丙烯等新的媒材形成特有的画面肌理与物象质感。显然,作为一种现代水墨探索,董小明对于各种水墨媒材以及与水墨相关的媒材试验,不断扩大了他的水墨表现视阈。他的水墨荷花,由此也具有了和传统笔墨荷花不尽相同的审美意趣。这就是,既富有传统笔墨那种玄虚散淡的境界,又具有现代媒介的材质美感以及现代媒介结构整合的空间意识。
除了新媒介赋予他水墨荷花的新意象,董小明还非常注重对于图像语言尤其是数码图像语言的吸收。他不是使用图像代替自己对于审美对象的观察与呈现,而是追求数码图像语言对于自然物象的分解、剥离与重组,追求数码图像语言特有的视觉趣味与虚幻禅境。他甚至于将自己在小尺幅创作的渴笔飞白的中国画荷花输入电脑,并通过数码图像语言的再度离合,重新创造出数码化特征的水墨荷花。那些作品似乎是对于笔墨荷塘的微观放大与再度分解,大面积的高调与灰调传递了传统中国画特有的超脱与空灵的圣洁感,但语言形态却具有数码语言图像的新奇性与魅惑力,一些传统的笔性、笔意与笔速的笔墨意趣因数码语言的重植与转换而形成了反相图像的奇幻性,从而给人以传统文化意蕴的超感体验。
董小明水墨荷花对于图像语言的积极接受,使他逐步从纸本、布本的平面绘画扩展到金属平面与立体空间的装置水墨。金属平面的水墨荷花,是从水墨图像转换到腐蚀铜版上的具有装置意味的作品。它有益地将水墨数码语言与腐蚀铜版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具有水墨的透明度、数码的奇幻性,也具有铜版蚀刻的金石味与尖锐感。而巨大凝重的铜版本身,在自然氧化之后,就颇有水墨氤氲、迷离奇幻的神秘性与材质坚凝、幽深浑朴的厚重感。让媒介本体诉说,是当代艺术的一种策略。现代水墨的媒介性与装置作品对于现成品的使用,都强调了媒介自身的语言张力以及媒介自身表达主体艺术观念的文化意蕴。
正是对于数码图像的深刻领悟,董小明的水墨荷花又从平面绘画走向立体装置。他制作了许多荷塘方镇,用青铜塑制与焊接了一片片浮在水塘里的风荷香莲。那幽静似水、沉默无语的金属装置,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似花非花,是莲非莲,可谓满塘自然的生趣、满怀人文的胸襟。而投射于天地之表的水墨影像,则介于时间与空间之中,似墨非墨,是荷非荷,可谓一方水塘的清雅、一泓藕池的幽梦。身处于他的影像装置,依然让人们震撼的,是禅意悠远的传统文化魅力。而艺术呈现的方式与新媒体的运用,却让人享受了前所未有的视听觉新体验。的确,董小明在以水墨为主的多种表现媒介中所追求的,就是这种当代视觉体验中的传统文化意蕴。对于董小明而言,变化的是多种媒介中的图式与图像,而不变的则是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境界的敬畏与参悟。
从水墨荷花到数码荷花,再从影像荷花跨越到装置荷花,董小明一直试图通过现代艺术观念解读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尽管当代城市生活、当代信息传播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方式依然像生命染色体那样顽强地遗传衍生,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旺盛强大。这是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探索当代文化的构建中,不断被反思的一个难以逾越的文化命题。董小明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之所以始终选择荷花作为他的创作母题,也多半是把荷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而予以视觉感知的重新解读与不同历史文化上下文的场景置换。不论他采用水墨、数码还是影像、装置,那些观念的构想与媒材的突破,却仍然围绕着传统文化的意象而展开。他把视听觉的当代体验性与清雅幽深的禅意参悟有机地混装一体,从而显示出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构建的审美性思考与探索。
莲塘藕荷,这个农耕时代中国文化人的品格寄寓,已成为当代文化理念与艺术体验的诗意栖居。
2009年9月23日晨于北京团结湖公寓
(尚辉//艺术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中国美协《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